21,000到36,000CPM,或能发光的铀矿石、普通的铀矿石
我高中时在课上学过Audacity,但是记不清了,所以这次相当于从头学起。下面是我在剪辑时用到的按键和工具,如果有更好的方法请告诉我。
动作 | 场景 | 方法 |
---|---|---|
平移音轨 | 对齐两人的录音 | 左右拖动音轨的选项卡(在停止播放的时候) |
平移时间 | 按住Shift转滚轮 | |
移动到最开始/结尾 | 加开场、结束音乐 | HOME/END |
缩放 | 用于找某个词的边界 | 按住Ctrl转滚轮 |
同时平移多条音轨 | 插入音乐之后平移两人录音 | 在工具栏开启Sync-Locked Group(暂时没找到开关的快捷键) |
把某条音轨排除在Sync-Locked Group之外 | 别把音乐也一起挪了 | 用一条label track把它和其他音轨隔开 |
同时删除多条音轨的某个部分 | 去掉迷之沉默 | 先在第一条音轨上选第一条边界,再在第二天音轨上按住Shift选第二条边界。最后点Delete |
删掉音轨中的某个部分,但不要让其他部分连起来 | 稍微缩短,但不要删掉过长的停顿 | 选中要删除的部分,按Ctrl+i分割。然后在关闭Sync-Locked Group的情况下删除中间的部分 |
删除音轨中的一部分 | 减少语气助词、结巴、抢话筒、鼠标和水杯的噪音 | 选中段落以后按Ctrl+l(我猜l代表clear) |
做标注 | 给之后的工作写TODO、生成时间轴 | 选中时间点以后按Ctrl+b(我猜b代表bookmark) |
导出标注 | 导出时间轴 | File → Export → Export Labels |
降噪 | 选取一段足够长的噪音,Effect → Noise Removal and Repair → Noise Reduction → Get Noise Profile。然后选中要降噪的部分,在Noise Reduction面板点Reduce(如果不用调参数的话,可以点Effect → Repeat Noise Reduction) | |
压缩(动态空间) | 录音时会有突然的大笑。在剪辑完毕后需要把这些可能爆掉听众耳膜的突起去掉 | 选中片段,Effect → Volume and Compression → Compressor → 调参数多试几次(建议打开右下角的Compress based on Peaks) |
正常化(响度) | 保证自己的音频有足够的数据量供播客平台按它们的标注正常化,同时保证听众绕过平台直接听时音量不会太大 | 选中片段,Effect → Volume and Compression → Normalize → -0.5dB |
剪得如此之多、拼得如此频繁,最后的成品已经是新的创作了。而且,在剪辑时我习得了看波形图知汉字的技能(仅限“就”、“这个”、“然后”几个常用垃圾话),同时解锁了全世界听这段音频次数的杰尼斯世界纪录。我的获奖感言是:还好我们俩录了两条音轨,要是一条根本想不到怎么修。
复制以下链接,并粘贴到你的Mastodon、Misskey或GoToSocial等应用的搜索栏中,即可搜到对应本文的嘟文。对嘟文进行的点赞、转发、评论,都会出现在本文底部。快去试试吧!
链接:https://emptystack.top/note/nucl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