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记账记笔记

2020年开始我掉进了笔记的坑,从2021年开始我又陷入了计时和记账的泥潭。如今已经2023年了,我仍未找到满意的方案。这三件事和自己的标记语言管理点文件并称我的人生滑铁卢,因此我还是想念叨几句。另外,本文大概会持续更新。

目录

记笔记

用过的软件

OneNote时代

之所以开始记笔记,是因为上中学时老师要求记笔记——到现在我仍能回忆起无数次高中化学老师吭哧吭哧写了一黑板板书扭头发现我们都听得麻木了,着急地喊:快记啊”那六年我可以说是烂笔头的实践者,结果到了大学时我停止了笔记。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因为大学时老师都用幻灯片,而且允许学生带手机上课。所以没必要挑重点一笔一划地记在本子上——优盘一拷、手机一拍,就什么都“记”下来了(疫情期间更是只要截屏了。只有在复习时会用OneNote在幻灯片上写写划划——不过相比高中时期的笔记密度可以说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OneNote几乎是完美的笔记软件:跨平台且实时同步、支持手写、可以搜索幻灯片里的文字、自由度极大的排版……我之所以放弃它是因为——我发现新买的笔记本里预装了两款OneNote,然后我不知道该用哪一个。

Notion时代

二〇年左右我听说了Notion这款软件,并且被它“页面可以嵌套页面”这点所震撼,随即开始使用。先不说功能,它的界面就让我很舒服:纯白的背景辅以灰色的文字以及线条构成的图标……总之比OneNote界面中巨大无比的紫色色块要和谐——其实我是很喜欢Windows曾经的大色块设计,但不得不说写字的软件确实应该像书籍的正文一般柔和。

功能的话,Notion的表格、数据库、卡片、看板联合体是亮点,这让它极适合整理读书笔记。表格中的每一行都是可点开的页面,想获得成就感就把数据库以卡片形式展示,想记录进度就再以看板模式浏览。我真希望Calibre也能有这种揉合了表格、超链接、视图的数据库——想想给Calibre添加自定义列有多费劲吧。不过大概用了一年我就懒得整理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应该有一些自动化才能坚持。

用Notion整理的读书笔记

我也有尝试用Notion把自己脑内所有的知识写成百科全书。Notion的页面层级和传统的文件系统一样:一个文件只能放进一个文件夹(快捷方式、链接是虚假的解决方法。所以我经常会苦恼和A、B都有关的页面是放到A页面内还是B页面内。

我得知Notion不久后,Roam邪教Cult又传到了国内。Roam Research主打双链:被链接的页面会显示谁链接了它。另外它还有一张唬人的宣传图:所有笔记的链接关系密密麻麻地画在一张图上,仿佛线条越密智商越高。我对这两个“震撼”功能都不感冒,倒是对它无需思考新页面的层级就能创建新页面这点很感兴趣。不过因为Roam Research高昂的订阅费,我没有尝试它。我仍然在Notion里完善自己的百科——只是放弃了层级,把大部分新增内容都放在了“杂项”页面内。

我有个同学很早便是Roam Research的用户,听他说那软件最牛的功能是存储笔记的方式——这段对话是几年前的了,所以记不太清,大概是在讲Datalog

另外有个插曲:20205月底我在Hacker News上看到一款笔记软件的Show HN。很明显,那是一个以Markdown为基础的Roam Research仿品。我受不了它的默认主题(看不清,但因为那款软件把数据放在本地、支持标签,而且可以链接视频。所以我用它来记录▨▨精彩片段的评语,试图用标签来快速查找当前最想重温的▨▨。不过这项工作因为硬盘快满了而宣告结束,那款黑得发蓝的软件也被我忽略了——不过几段之后还会提起它。

时间来到20217月,笔记圈子里口口相传的《How to Take Smart Notes》终于有了中文版:卡片笔记写作法。我久仰它的大名,自然是第一时间购入。那之前两个月我尝试了下主打无压输入短笔记的软件flomo。因为《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序和赠品明着推销flomo,所以我自然是边读书边在flomo里记零碎想法,然后整理进Notion。读完书也继续使用了一段时间这对的组合。

Org-mode时代

人闲了就会琢磨有的没的。时间再快进几个月,我想以Notion表格+链接的形式实践卡片笔记法。不过结果实在是难用。莎士比亚有云:折腾残暴的欢愉必将以折腾残暴结束”没把Notion折腾好,便必然要折腾别的软件。这世界上最能折腾的软件是谁?Emacs。

是的,我开始折腾Org-roam。学习了Org-roam之后我发现它最好玩——啊不,最实用的是Org-mode混合文本及不同语言代码的Babel。想象一下用curljq拿到一些数据,直接打印到当前文本里;然后用Python对数据进行一些处理,打印成表格写到代码块下面;最后你把光标移到表格上,夸夸按两下快捷键,Gnuplot就把表格画成图插入了文本末端。用我导师的话说:Imagine Jupyter Notebook done right.”

关于Org-mode,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里只提Org-mode以及背后的Emacs的三条缺点:

  1. 功能太多导致兔子洞太深——因为Org-mode有完善的引用语法、支持BibTeX,我有段时间写笔记几乎一句话一引用,而且每个引用精确到页码;
  2. 严重依赖组合快捷键——有的时候我真觉得我需要一台钢琴才能驾驭Emacs;
  3. 缺少移动端——其实Orgzly挺好的,但少了很多功能;Emacs如今也可以直接编译安卓版,但仍然要外接键盘(原因是上一点

总之我离开了Org-modeEmacs。转向了“支持Org-mode”的开源Roam Research仿品:Logseq。尝试一段时间后我对Logseq很失望。因为它对Org-mode的理解很奇怪:Org-mode的大纲像小标题,而Logseq的大纲像Markdown的无序列表。我感觉这种阐释大纲的方式与我八字不合,而且Logseq开发人员审美有待提高,所以我放弃了它。

Obsidian时代

然后2022年下半年我又把目光抛向了早年间被我用来整理▨▨的软件。那款软件在我弃用之后莫名其妙地爆火,所以我又打算试试它——对的,它就是Obsidian。

其实换到Obsidian时我的心态已经变了:什么数据库卡片盒去他的,我只要能跨平台同步Markdown就好。Obsidian在那时已经有了WebDAV插件、安卓客户端和Markdown预览,所以我就留在那里了。

客观来说,Obsidian的花样不如回归它之前尝试的Logseq多。但是Obsidian不强迫我使用固定的文件结构、只用列表写一切、连接后头加空格。所以我没有选择Logseq。

反对卡片盒笔记、第二大脑等等

我曾被笔记圈里这些花哨的方法论所吸引,但目前我对他们不感冒了。

我反对《卡片笔记写作法》里认为笔记应该尽量上下文无关,让笔记可以自由组合这一点。我怀疑只有人文社科的知识可以这么操作,因为我发现自己记录的知识是和上下文连接紧密的。就算分到以段为单位,重组的方式也只有一种。当然,你可以说我用法错了:卡片盒笔记不是用来记细枝末节的小事的,而是记宏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题的”那我的回答是:别在天上飞了,要不你先到地上生活两天

不过我支持那本书对闪念笔记和永久笔记的区分、永久笔记应该用自己的话等等几点。如果这套方法真能帮助写作的话,一定在于它把写作流程提前到笔记阶段:也就是说写作总体没有变简单,只是变成了功在平时罢了。以出版物的标准写笔记是它的精髓。

至于所谓第二大脑,听起来真酷啊——直到我想起来我本来就有个大脑。还有所谓数字花园,看起来完全可以用我脑壳里的东西替代。要说电子笔记有什么不能用大脑替代,可能就是发布了吧。

博客与笔记一体化

我有段时间记笔记只是把零散的关键词拼凑起来,这让我的笔记本满是列表——即使它们在一个段落内,仍然是每句话在讲各自的事而毫无联系。我怀疑这是因为我思考时不爱用连词造成的:某种程度上说这意味着我的思维很活跃,但写作只会罗列而没有串联也暗示了作者逻辑有问题所以在记笔记时我尽量让自己以教师的口吻来组织句子。这也是为什么我最认同《卡片笔记写作法》里说以可以直接拿去发表的语言写笔记,也是为什么我不认同它说笔记要减少上下文。

但如果笔记是私密的,我的惯性会让我继续只写关键词,然后得到一堆带有超链接却松散无味的笔记。反之,如果我要把笔记公开的话,我就有了打磨句子、琢磨结构间的关系的动力。博客是公开笔记最佳的载体:因为没什么人访问,而且我认识大部分访客,所以在这里公开也没什么压力。搁中学的话我想我会发微博,现在我已不敢在上面说话了。

这篇博客就是在笔记软件中写的

我又看了眼最近发布的博文:像《Espressocube》就是原来放在私人笔记的内容以博客的形式公开;而《关于动画的杂谈2022》则是更常规的博客内容。从更新日期来看的话,我的博客在2020-06-282022-06-23年间断了两年。那两年很可能是去鼓捣笔记软件去了:安塔利亚的游记让我回归博客,接着我又重新发现可以把笔记发布在博客上。

摘抄或导入标注的难题

我写读书笔记时喜欢对着标注写评论:我之所以会标注某段,就是因为对那段有话想说。不过用手打字太难了,我还是偏向用软件同步标记(我一般看电子书

如何同步标记?以前主要用Kindle读书时会在读完后导出标记,再处理一下粘贴到Notion里——但不时遇到标注内容超过出版社限制而无法导出的情况。后来开始用iPad自带的图书软件看PDF,那更是导出的灾难:iPad不支持导出标记,如果把PDF拷出来会发现iPad做的标记全是乱码。所以现在我用EdgePDF,起码标记不会出乱码。

不过我仍然不清楚怎样导出PDF上的标注。而且由于我会在手机上用ReadEra读同一本书的EPUB版,如何合并两个平台上两种格式的标注更是难题。目前我对标注的解决方法是:放弃同步。

为了遗忘而记录

之所以会放弃同步、抛弃链接,是因为我发现我记笔记的出发点已经从整理知识转变成赶紧把脑子里想的事写下来、忘掉然后给更重要的话题腾空间。写这篇笔记/博文的原因也是此:我又开始纠结笔记、记账、计时的事了,而这些事纠结起来意义不大,所以找块时间把对它们的思考写下来就可以拍拍它们的屁股叫它们走人了。

我早已脱离了考察知识点的阶段,整理知识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我目前对笔记软件的态度就是垃圾桶(要是某个桶快满了就润色一遍然后发布。你可能会说了:活到老学到老”我也认可这句话,但我想提醒你一点:我24小时随身携带我的第一大脑。这颗大脑可比所谓的第二大脑厉害多了,我得优先使用它。要知道人不是机器,不追求节能,能用最强的器官就使劲用。

为遗忘而记录的态度也是我换笔记软件时不迁移笔记的原因。

记账

Beancount/Fava

我喜欢读BYVoid的游记,而BYVoid有四篇《Beancount复式记账》教程。最开始我以为那是什么区块链软件所以没有读过,但想要记账时又想起了它。

没读完那四篇我就开始用Beancount和它的网页界面Fava。到现在我已经记了六千多行了。

wc -l ed.beancount

两个吸引我的点

我不是什么会计学爱好者,但是复式记账一笔交易不止一个来源一个对象这点很实用:想象一下你和同学吃饭,店家表示收现金打折但你们现金不够,于是你们一起掏出了所有现金后你用信用卡支付了优惠过的余额。这一笔在只有谁给谁多少钱的记账软件里如何表示的话,可能要分成好几笔交易。

移动端

想要用Beancout记账得等回家打开电脑才行(Fava的移动端适配不够用。这点对记账软件是很致命的缺陷:经本会计专家研究发现,如果交易发生后不立刻记录,有99%的可能性永远不会记录。还好相比笔记而言,交易记录是死的,所以银行可以提供CSV——我该向谁要我没记录的笔记内容?

换软件?

不过最近我有离开Beancount的打算,因为我为了玩DeepDanbooruPython环境搞崩了,而且Beancount的查询语言实在又难写又弱。记账和计时类似,也应该为了分析而记录。如果记账软件的分析功能不好用,还是应当换个软件。

我也有在考虑自己写,因为Beancount的语法看起来很容易parse。而且其他软件再好用仍然是别人的软件,不会比自己写的适合自己使用。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件事是否值得自己写软件了。

还得是半自动

我刚开始记账的几个月很兴奋呐,感觉自己已经可以管理世界五百强公司的财务了。每天恨不得花一笔就回家打开电脑记一笔。后来就感觉累了,让我每天记账是不可能的事。

现在基本只有用现金、借钱时会在一周内手动录入。刷卡交易则是几个月集中记一次:用字符串拼接的方式把银行CSV打印成Beancount格式,然后手动把输出复制回账本,再改一改错误。

为了内心平静而记录

有人喜欢搞全自动导入,我倒是喜欢花一点时间在上面。因为人活着就要消费,记录消费和写日记有很大的相似性(我会在交易的详情里面回忆当时的情景。所以半自动地导入交易也能让我感到平静。我怀疑这件事情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做瑜伽。换掉Beancount后我仍然不会追求全自动导入。

但我最近开始思考起这个目的是不是本末倒置:如果因为记账像是写日记所以开始记账,那我为什么不直接写日记?我翻了下日记得出的初步答案是:写日记想说的话太多了,记账比写日记轻松。话又说回来,理想情况下记账还是应该为了分析而记录——感觉自己好矛盾。

个人记账和公司记账是两码事

我刚开始记账时十分纠结什么方式才是对的:比如各种点数要记录么?真的要把借别人的钱和对方借我的钱分成两个账户么?但后来发现税务局不会敲我家门查我的私人账本,所以说自己记账想怎么来怎么来,只要软件不报错就行。你关注到什么粒度,就记录到什么粒度——比如我就不记点数,花点数时直接把支出记成去掉点数的金额。

计时

终于谈到计时了,其实这是我最不知所措的领域。前面谈的记笔记和记账虽然没找到满意的方案,但现有方案大致能用,而计时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为了分析而记录

金钱消费是离散的,所以容易决定记录的粒度:一笔交易就记一次;时间消费是连续且重叠的:某一时刻我眼睛望向显示器,手上捧着正在读的书,脑袋里想着晚饭的事,我该怎么记录这一刻、上一秒、下一分钟?如果不决定计时的粒度是什么,就没法开始记录。而我认为这个粒度应当由事后的分析来决定,因为我用过toggl计时,但后来发现我不分析用时,就放弃计时了。为了分析而计时,一是让计时有意义,二是解答了如何计时。

其实,一切的记录都可以说成是为了分析而记录。因为记录就是产生数据,而数据只有被分析才有价值。

从简单的分析入手

我认为toggl功能太杂也是我没继续用它计时的原因之一。另外我的统计学得很差:说要分析,可能也就画几个图直观感受下时间花在哪,而得不出什么更深的教训。所以我认为想要重新开始计时的话,还应该从简单的记录与分析入手。目前我能想出两个简单的分析目标:看闲书时每千字要花多久(只记录书的开始和结束,包括没在看那本书的时间、每多少分钟喝500mL水。

这两者都可以再牵扯到别的因素,比如书的类别和评价、在家办公和上办公室的喝水速度区别……不过刚开始我还是想排除它们,即使这样只能给自己一个数字而得不到相关性。因为上来就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来,我可能直接因为懒的缘故不干了。

为什么非得计时

你看,我明明没坚持下来计时,也不善于分析数据,为什么还要死乞白赖地再次开始计时?因为时间相比金钱还要有限,所以我不想让它们轻易流走,我得让它们有个理由——还得是正当理由。


复制以下链接,并粘贴到你的Mastodon、MisskeyGoToSocial等应用的搜索栏中,即可搜到对应本文的嘟文。对嘟文进行的点赞、转发、评论,都会出现在本文底部。快去试试吧!

链接:https://emptystack.top/note/tracking-and-note-taking


一人赞过:
  1. 黑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