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克周末游

我想出去玩但不知道去哪,正好有个点头之交想去约克玩但又不想一个人去。我和她一拍即合,决定在周末到约克玩上两天。

目录

去程

我没坐过苏格兰铁路ScotRail之外的火车。这次要南下英格兰,终于尝试了贯穿东海岸的伦敦东北铁路LNER。之所以对LNER有所期待,是因为我那朋友坐其他火车会晕车,但坐LNER不会——难道说他们家的火车不晃?不过实际体验可以说是大跌眼镜:整趟车没有一秒不在晃。拜托,我坐的可是号称最新型的Azuma诶。也许这就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吧:火车行驶时不止能向前运动。

也许我应该描写一下窗外的景色,就像旅行作家经常做的一样。总之,我们在七分钟内把爱丁堡里我熟悉的地方抛在脑后。接下来是草原:大面积的绿色、小面积的民宅、星星点点的绵羊以及分割画布的低矮围墙。我不喜欢这一段,因为无聊。但除此之外没得可看:要我盯着别人电脑里的折线图么?

不久,远方突然耸起一座小山。我掐指一算:这个点、这个方向,那座山应当是the Law。打开定位,那边确实是North Berwick。认出一座山我还是挺兴奋的,这说明我对附近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再往后就越过我的月亮山了列车终于行驶到了海边。旅伴说她之前在这里看到了海上日出,不过春天正在到来,所以今天的太阳早已在发车前升起来了。真希望快点到脱掉羽绒服的温度,我不喜欢穿衣服。海比草原更加广阔,但我不觉得海洋无聊。我除了偏爱以外想不出别的理由。

开始写这段时我在听《She Bangs the Drums,现在到了《Bye Bye Badman。因为最近流量枯竭的缘故,我提前用Wi-Fi下好了常听的专辑。结果一觉醒来发现到了扣款的日子,流量已经重置了。窗外连着云的海洋早已是过去式,现在又回到无聊的草原和偶尔的建筑。临近火车站时建筑和车辆以及道路会突然密集起来,单调程度也指数增加。近处的树在飞速向后跑,远处的树慢慢向前走一段,又不知不觉地消失在窗外。景色仿佛被看不见的漩涡纠缠着顺时针旋转,我也只感到自己在上下左右颠簸,唯独没有向前的感觉。抓一百个旅行作家也没法对这令人窒息的没劲景色描写出一百字,因此我准备眯一会了。现在到了《Made of Stone

快到纽卡斯尔站时我倒是兴奋了一下,因为看到了神似悉尼歌剧院(Sage Gateshead)和悉尼海港大桥(Tyne Bridge)的建筑。可恶,我怎么不在澳大利亚啊。我要在澳大利亚,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么?我要跟袋鼠切磋拳术,拯救乌拉圭!

车内景象

我的手机没有斜,是火车斜了。这Azuma唯一不晃的时候是停车。我感觉一定是铁轨有问题。说起英国铁轨,铁路刚出现时人们最震惊的是它遇山开山、过坑填坑,是力学上最自然的笔直道路。

英国的直线式建设不是基于美学,而纯粹是处于技术考虑。英国轨道车辆都是刚性轴,因而线路需要尽可能直:要经过一个急弯时,英式轨道车辆就难以避免出轨。

1834年,美国人发明了转向架,所以可以低成本地按照地势修出曲里拐弯的铁道。曲线轨道要求轴间距要短,最终使得美国人抛弃了欧式的包厢设计,发展出了如今我正坐在其中的美式车厢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尝试下美国铁路。希望尝试的时候别脱轨。

约克站

不久,我到站了。下车第一感觉是好冷。

约克全景

巴黎圣母院》和同时期的小说总是会在故事开始前花大篇幅介绍舞台的方方面面。火车的出现终结了城市描写的必要,但我仍然想找个城市尝试下类似的描写。可是我正准备动笔呢,想起了旅行时用的地图。所谓一图胜千言,还是直接看它吧:

游览时揣在兜里的地图

具体的比例尺我也不清楚,但大概三分钟可以步行穿过图中紫色街道的最北边和最南边。出了城墙围成的圈子,约克就全是没有历史而且注视两秒就眼睛疼的红砖建筑了。所以要是旅游的话,走路即可。

York Minster

教堂外

到达约克的第一个景点是York Minster。我对它原本没有什么期待。而且从Petergate进入景点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小的St. Michael-le-Belfrey我以为那就是16镑门票的York Minster,顿时感觉亏大了。

不过再走两步York Minster就露出了被其他建筑挡住的真身。和旁边的小教堂一对比,宏伟极了。倒是同行者认为不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我没去过伦敦,这已经是我见过最大的教堂了,所以光凭外观来说我认为很不错后来参观地下室时得知诺曼时期的大教堂是白底红色线条装饰,我感觉那个涂装会比现在更好看(会不会是二西莫夫的样子

见到York
Minster的第一眼

我之前提过我很纠结经典拍照的事:照得越完美就越没有自己的痕迹。所以为了体自己在旅途中的不可替代性,我现在认为路上的相片要比景点本身更有回忆的价值(我也不喜欢把自己拍进照片,因为我喜欢复制眼睛看到的景象

上图靠近中心的位置可以看到和建筑黄色石头不相称的白色雕塑。那是前女王的塑像。我好奇和她对称的位置站着谁,结果发现那里是空的(旁边的空位倒是有破碎的鞋。同行者问我这些空位站满了怎么办,我指着较小的空位说还有它们。她追问那些也满了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前女王雕像

刚刚的照片是教堂西门,或者说入口。从南门出去后可以看到一位趾高气昂、不留胡须、脸都绿了的男性。他是在这附近被拥立为元首的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雕塑与York
Minster

约克最初是罗马殖民军队(第九、第六军团)的驻扎地Eboracum。York Minster所在的地点横跨那时的BasilicaPrincipia。说起古名,如今的York来源于很久以后的维京征服者(Jorvik。不过同行的人害怕蜡像,所以这次我们没有去JORVIK Viking Centre,本文自然也不会涉及那里。

教堂一层

钢龙叼着灯

诶呦?这不钢龙么?几天不见,不吹风改当灯座了?

一层最好看的应该是僧侣集会用的chapter house,那里的尖顶可以在教堂西北边的Dean’s Park看到。我很喜欢它室内的样子:

Chapter
house尖顶室内的样子

走廊里有尖顶骨架的模型,我感觉它的影子有些像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不过也许是没去过,才觉得像吧:

尖顶骨架模型的影子

另外chapter house的墙壁上有无数人头和各种动物(室内的装饰也可以叫滴水兽么。我记得在Melrose Abbey的导览书里看到,中世纪时期人们是以玩笑的心态用动物装饰教堂的

Chapter
housed的猪

其实chapter house的方砖也很好看:花纹鲜有重复、排布也不单调。但是椅子太多了,不好照,所以就没照。

只说chapter house显得我偏心,放一下其他图片吧:

笼子里的人

仍在使用的quire

一副扑克牌

说件趣事:教堂最后方有个像两牙The Laughing Cow拼成的黑箱子。我同行的朋友害怕棺材,远远看到这个盒子就走不动道了,叫我去确认下。我走近讲解牌,才得知这是装斗篷的箱子。我还是觉得它应该装奶酪。

装斗篷的箱子

教堂地下

教堂的地下空间被分成了两处,按照顺时针方向参观的话,最先遇到的是crypt。

Doomstone from the first Norman
Minster

Tomb of Saint
William

Zig-zag花纹的柱子

Crypt复原图

我很喜欢这些菠萝似的粗柱子——教堂说它们最初是涂着亮色的,也许和诺曼时期的外壁一样,是白底红线?讲解员告诉我这个空间是1829年的大火之后发现并修复的,并且向我展示了复原图。不知为何,我觉得它很像下水道

另一处地下空间位于教堂中心的塔下面(其实两个空间是连通的。那里有加固塔楼地基的设施和Basilica的遗迹。那些双排固定桩看起来仿佛在封印什么,真的很酷炫。

Basilica的残垣断壁

罗马壁画残片

有趣的是考古学家在那里发现了刻有XP的陶片,他们觉得这是ΧΡΙΣΤΌΣ(基督)。不过,并没有证据表明这座Basilica进行过基督崇拜。

Chi-Rho

教堂的塔

我们结束参观时大概是12点,我有意在教堂里看一小时书等到下一批爬塔的13:15。可我实在太饿了,不吃饭熬一小时估计得在这里下葬了。所以就没爬塔,后来在Clifford’s Tower俯瞰了全城,就更懒得爬教堂的塔了。

Shambles

Shambles Market

卖农产品的摊位

旅伴从小红书上找了一家位于Shambles Market的泰国街头食品。结果那里有两家泰国菜,而我们最先碰到并且直接下单的不是小红书上提到的那家。她好后悔,所以我们在第二家单独点了小红书推荐的菜。在我们吃完后她又开始抱怨没发现对面有一家也是小红书提到的摊位、以及没肚子吃另一家小红书推荐的可丽饼。对于这顿饭我倒很满意:便宜量大水平及格。

The York Ghost Merchants

我之所以想去约克是因为在同学家里看到了可爱的幽灵模型——我也想买一个。卖幽灵的店就在Shambles,所以吃完饭后我们去了位于另一条街的队尾开始排队。我从13:2015:03花了一小时四十三分钟排队,然后15:16就挑完出来了。

摆满幽灵的货架

这家店的幽灵号称每个都独一无二、手工制作,搞得很高级似的。但其实拿一个在手里就会发现这种涂装很好制作:把几种油性颜料倒在水面上,搅拌一下(想象一下奥特曼的片头,再把模型过一遍颜料水拿出来,就可以得到缤纷且独特的图案材质的话,店员的标准回答是“water based British material,除此之外他也不懂,只说我可以认为它是“Made of Stone。我乐了,其实给我看幽灵纪念品的朋友就是给我放《Made of Stone》的朋友

经过来回的对比,无数的决定,我挑了一个只有一半涂装的幽灵:上半身是黑墨水画出的海洋,下半身则是橙色的长裙。我朋友的那只则浑身上下旋转着白、蓝、绿色的闪电纹路。他是去年五月买的,如今摄影棚的地面都被磨没了。可见这幽灵有多畅销。

我的幽灵

他的幽灵

为什么这么畅销?除去故意把店面做小搞饥饿营销、禁止给别人代购这种耍猴手段,最重要的是:它在TikTok上火了(排我后面穿一身黑,已经买了好几次的短发英国女生说的——她还在另一条街的砖缝里发现一个米粒大小的幽灵模型,店员说可以带走。完了,我不会也掉进潮玩坑了吧。不过约克本就以幽灵出名,所以……这大概不能算潮玩吧。总之我不是会承认的。

The Roman Bath

我是在参观过PergeThe Southern Baths complex废墟后突然对罗马浴场遗迹感兴趣的。在出发前一天的一对一会议里经理告诉了我约克有家建在浴场遗址上的酒吧,那我必去啊。鉴于罗马浴场四点就关门,我们出了幽灵店就赶紧赶了过去。

Hypocaust

类似教堂,想要参观得从约克如今的地面上向下走大概四米左右。我很奇怪为什么约克城会上升这么多。难道是因为全球变暖?可地面又不是海面啊。

遗址里保存最好的是Caldarium下面的Hypocaust。FrigidariumTepidarium也在,但只剩下砖了,实在没得看。有趣的是我在这里得知Caldarium并不是泡澡的浴池,而是桑拿房(在庞贝发现了完整的,没法泡澡的Caldarium。在这桑拿房里不止可以蒸桑拿,还有奴隶给你剃毛。罗马人真会过日子啊。

City wall

接下来我们想坐船游览River Ouse,但是在桥上看到了船在哪,却没找到通向它们的路。找路时走到了号称“两千年浓缩在两英里”的城墙,我便索性开始顺着城墙环绕约克城了。

约克的城墙很窄,而且只有外侧有墙,内侧也只有和马路邻接时才有铁栏(下图是转弯才有的大平台。好像说是重修的时候给修窄了,要是以前打仗时也这么险,那士兵得遭殃了。

城墙

刻在地砖上的棋盘

约克当局在靠近地标的石板上刻上了地标的名字,拍照收集它们挺有趣的。另外,我第二天重走城墙时甚至发现了刻在地里的棋盘。

我们顺着城墙逆时针走,路过了曾经的城堡遗址(Old Baile,现在是个土包,走到了Clifford’s Tower附近。但那个塔早关门了,所以我们拍了外景就去小红书推荐的中餐馆吃饭了。因为那家店的米饭太硬,我的喉咙练成了铁布衫。

Baile Hill和Clifford’s
Tower的刻印

第一天结束

周六大部分景点四点就关门了,我们花了几个小时走城墙、拍照、吃饭,等回到旅馆时才七点(或是八点。其实外面还有酒吧没关门,但我和她谁也不喝酒,所以就没去。因为没带笔记本打字不方便,我也不想整理游记,所以九点就上床了。

夜晚的Petergate

我是第一次住阁楼,觉得斜着的窗户很有趣。关灯躺在床上看着那扇窗漏进来的星光(也许是灯光,因为实在太早了,突然想起了一位无话不说的高中好友也住过阁楼。那年她给我发过窗户的照片后,我就开始想象躺在床上看星星的场景。只可惜我住的阁楼没把窗户放到床那边,所以我只能对着它发呆,脑子里响着《O Green World》拐了好几个弯的“啊—

去吃早饭

根据记录,我从21:42一直睡到第二天07:00,睡眠时间达到了惊人的八小时零一分钟。旅伴醒来后在床上请示了小红书的意思,然后我们向一家叫Partisan的餐厅进发。

Museum Gardens

大概是九点整我们走到了博物馆旁边,那时York Minster开始奏乐(点我看录像。视频中骑自行车的老奶奶来博物馆旁的花园喂松鼠,她说她觉得那音乐很吵——不过以游客的视角来看,我还挺喜欢的。只是那音乐持续了二十分钟,真累啊。

老奶奶喂松鼠

Museum Gardens有三个建筑的遗址:St. Leonard’s Hospital(1540年弃用的医院,如今只剩走廊了、Multangular Tower(罗马城墙角落的塔,上面的部分是中世纪新增的)和St. Mary’s Abbey。我火速照了前两者就接着朝Partisan走了,因为下午会再回这里参观博物馆。

Multangular
Tower内部

图中可以看到塔内有条红线。York Minster地下的讲解牌说诺曼时期教堂外壁是白墙饰以红线、大菠萝柱子也涂有亮色。我不清楚和这座塔的红线有没有关系。

Partisan

时间快进到Partisan。那家店店面不大,像是只做外卖生意的店。不过实际很火,还需要排队。我们站了不到十分钟,后面就来了好几个人了。等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不止店内有很多座位,店后的小巷里也搭了巨长的棚子供人用餐。我对这家店的当日炖菜很满意:鸡肉、酸奶、不知道什么草、石榴籽和杏仁片。味道好极了。碗边上能看到斑驳的石榴汁水,但吃起来仍然是西红柿底——也可能石榴也这味吧。杏仁的加入又让整道菜口感和味道上再增一份层次。总之比我常吃的半成品披萨好太多。

Micklegate Bar

计划中的下一站是Clifford’s Tower,不过Partisan就在Micklegate Bar附近。周六走城墙路过Micklegate Bar时得知那里有个小博物馆,但当时已经关门了,所以吃完早饭我先去那个博物馆逛了逛。

感觉呢,是不值3.5镑门票的:里面讲解牌比实物多,而且讲所有城墙的讲解牌比讲这座门的讲解牌多。不过我一直好奇城门上那些十字形窥孔看外面是什么样,进来算是圆梦了。

从窥孔看城墙

从窥孔看街道

Clifford’s Tower

Melrose Abbey一样,我买了附带导览书的门票。不过如今对游记的看法变了,所以不会过多介绍景点的历史,毕竟我不是导游。而且说起Clifford这个名字,我更熟悉的是Clifford gates;对于这座建于诺曼时代,又经历过英国内战的塔我没啥可说的。我唯一了解的,是塔下面黄色的小花是蒲公英。

Clifford’s
Tower

复原图

Chaple旁的旋转楼梯

从塔顶俯视塔内

塔顶全景

顺带说一句,我觉得下雨时参观这座半露天的塔会很有趣。另外,买票时发现后面来的乌克兰人可以免票进入。还有,我在去这座塔的路上(city wall)碰见一个可爱的猫娘,不过由于是小孩所以没照相。

参观完塔之后我们分开了:我去还钥匙、她去买礼物。原定在美术馆门前集合,但等我还完钥匙她还想再逛,所以我们就各走各的了。

我对这美术馆没抱什么期待,结果还不错。画廊里好多评论是请当地LGBTQQIP2SAA群体写的,他//它们的视角还挺有趣的。展品也很现代,我去的时候正巧碰上陶艺展,我喜欢。

Winter Sea by Paul
Nash

Side View of Skull by Damien
Hirst

Early Memory Series No.2: Doodle Bug by Rose
Wylie

忘了哪个荷兰人画的静物

Globe Fish by Ann
Stokes

Raku Fox by Rosemary
Wren

Drunken Fish by Pamela
Leung

Imperial 66 Typewriter & Hello World in
Python

展馆中间有台Imperial 66打字机——我初中时对打字机很痴迷,不过当时零花钱不多所以一台也没买。长大后没那么痴迷了,但还是对它感到好奇,这次正好体验一下。只是键盘里没有花括号,导致没法写C,最后简单写了句Python。感谢路过的阿姨教我怎么放纸、换行、使劲按按键。她说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她用过打字机。

Quadrille by Rose
English

在这里我还看到了领先日本50年的英国马娘录像。十分形象,十分有趣。我想起保罗・索鲁在苏联看马戏表演锐评苏联政治制度那一段,让我戏仿他对英国马娘评论一番:

将人变成动物的愿望是奴隶制度发展最强大的动力”埃利亚斯・卡内蒂在《群众与权力》的“转变”一章中写道……没有什么比一名英国驯马师更能体现英吉利思想了,而透过少女扮成马的舞步背后的训练过程,我们已经可以充分地了解英国的政治制度了

哦对了,在观赏《Old centaur bound by love》时我隐约闻到一股焖面的味道。

Yorkshire Museum

出了美术馆,我跟着地图走到了博物馆。我把它和上午路过的图书馆搞混了,以为它很小,但其实它很大。不仅大,内容也丰富(因为是约克郡,而不是约克市的博物馆:从中生代的鱼龙骨架到罗马角斗士的遗骨;从铁器时代的匕首到盎格鲁时期的宝剑……最绝的是博物馆和修道院遗址融为一体,仿佛博物馆是生长出来的一样。如果要我挑两个来约克必去的景点,那必然是大教堂和博物馆(不过旅馆老板说去的人最多的是JORVIK Viking Centre,可能那个也很好吧。我也没什么可写的了,大家有空去一趟吧。

鱼龙标本

塞维鲁盆

鸡巴

宝剑

野猪徽章

博物馆外St. Mary’s
Abbey的废墟

National Railway Museum

15:40,距离铁路博物馆关门还有一小时二十分钟,我坐在约克郡博物馆顶楼书房的沙发上。酸痛的大腿和谷歌地图上“人们通常在此停留两个半小时”的提示让我思考要不要放弃参观原定计划中的最后一站。

15:42,我进入了约克郡博物馆的电梯,决心狂奔二十分钟去看火车。等我快到铁路博物馆时正巧碰见有人带着一队小学生入场,轻松感瞬间从脚底往脑袋上涌:什么么,原来时间还很充裕么!

前台问我有没有订票,我说没有。前台乐了,笑盈盈地给我递了一张13:15的票叫我进去。我进去后发现里面没人查票:唯一看门的工作人员在吃冰淇淋。所以门票的意义在于收藏么?

场馆里大的小的古老的老的列车很多,但经过我的左脑和右脑共同评审,最帅气的列车当属修建英法海底隧道时使用的Channel Tunnel Construction Locomotive:

车厢

车头后的仪表

车头中间的线缆

车头侧面

驾驶舱

车头正面

脱落的油漆仿佛弹孔、铁锈的痕迹又像是流血。远看,这定是一台身经百战的机器。凑近再看,数目繁多的电缆、仪表和按钮又让它看起来是只存在于实验室的概念验证机。它拥有白蓝红的高达配色,又有眼镜斗犬一样的头灯。太色情了。

毛文超福音 10:25–28

夫子,我如何得到永恒的生命

小红书里写了什么?你怎样读它

你要全心、全性、全力、全意爱你的主——小红书,吃饭时不可点小红书上没有出现的菜品

你答得对,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我很好奇小红书在我旅伴的生命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在进入她从小红书上找来的餐厅后已经过去了不知多少年,她仍然在疯狂地向下划动屏幕,并且抱怨不知道吃什么——即使菜单早已摆在她的面前了。莱博维兹都因为抄写她面前的菜单封圣了,她仍然在苦苦追寻小红书的神谕。我问她为什么如此依赖小红书,她的回答是:我不想踩雷

原来如此。我突然想起一位打游戏时每十分钟都要切到浏览器看攻略再走下一步的室友。我那时一直不清楚是他在打游戏还是攻略作者在替他打。在餐厅时,我也分不清吃饭的是拿手机的人还是手机里的人。

另外这家餐厅是个连锁泰国菜,但味道连第一天两个厨师的小摊都不如。就那样还抠抠缩缩的:咖喱汤汁甚至连盘子底都填不满——我怀疑他们家厨师是上法国进修的。

返程

月色中的River
Ouse

17:37我们准时登上反向的列车,但因为纽卡斯尔和我忘了哪个站之间有照明问题,整趟列车比原定到达时间晚了五十分钟。还记得去约克的时候我疯狂抱怨火车晃,回爱丁堡时我倒希望它赶紧晃起来:因为它开快了才晃。

23:03我在Waverley下车,然后走熟练到蒙眼倒立反着走都没问题的下班路回家。日常是什么时候回归到我身上的的?是铁路博物馆关门的时候、夜幕降临的时候、下火车的时候,还是随着从英格兰到苏格兰纬度一点点升高而一点点回归的?

总之,让我以这条和家有关的碑文结束本篇游记吧:Caius Julius Crescens to the mother goddesses of the home paid his vow deservedly and willingly。

和家有关的碑文

后记

周一醒来,我仍然没有回到北京的家。


复制以下链接,并粘贴到你的Mastodon、MisskeyGoToSocial等应用的搜索栏中,即可搜到对应本文的嘟文。对嘟文进行的点赞、转发、评论,都会出现在本文底部。快去试试吧!

链接:https://emptystack.top/note/york-weekend


一人赞过:
  1. 黑糖

一条评论:

注:点击昵称可以查看对评论的回复。

  1. 冥王星爱丽

    @actor 真有意思www Praise thee Scarlet Scroll